【006自动化工程学院】精密测量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4-07-02 点击数:

一、团队介绍

精密测量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及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八研究室)成立于2008年,成员包括程玉华教授,陈凯教授,殷春教授等10余名教师,专职工程师9人;现有硕士生50余人,博士生14人,在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三个学科均有招生,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

近5年,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等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100余篇,承担国家/四川省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企合作等科研项目40余项,总经费超过8000万元。

二、团队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

1.研究方向

团队主要从事精密电信号测量、微弱信号检测、视觉光学三维测量、复杂系统综合测试等方向理论、方法、技术的应用研究。

完整且精确的测量信息获取是装备设计优化、制造过程调控和服役状态保持的基础,是实现复杂重大装备“高水平”和“高性能”的内在要素。为此,实验室面向国家在多物理量精密科学仪器方面的重大需求,突破“宽幅捕获难、多域同步难、高密处理难”的瓶颈难题,研制出系列化分析仪器及系统,大幅降低了对国外核心仪器的依赖,形成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技术体系。

2.科研获奖

团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3.近5年科研项目

(1) 振动信号采集仪

 成功用于中航工业606所、603所、132厂航空发动机装置,解决了大动态信号高精捕获处理分析难题

 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成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ED7C

(2) 热电偶采集系统

 用于多通道、宽范围、高精度温度、电压参数采集

 已在29基地风洞等装置中成功试用

A156

(3) 高效光学扫描式测量仪

 具备三维形貌测量重建、彩色云图数模对比等功能

 可用于大型JY卫星、小型组网卫星等航天装备

7841

(4) 波形记录仪

 集合实时波形捕获、长时间大容量数据记录等优点

 可同时测量加速度、应变、温度、逻辑等多物理信号

ABEF

(5) 功率分析仪

 推出系列功率分析仪产品,实现功率+示波并行的测量模式。

 突破功率参数同步采样与实时运算、通道间延迟校准等关键技术,申请专利20余项,已授权13项

558EB

(6) 交直流电源瞬态特性测试仪

 集合高瞬态、高精度、大功率及自动化特性于一体的电源综合特性测试系统

1BDFF

三、团队科研平台和条件

团队属于电子测试技术与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测试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团队已搭建和研发了相关的实验设备包括:核磁共振陀螺仪测控系统验证平台、微机电陀螺仪高精度闭环测控系统、高效光学扫描测量仪、高温形貌测量仪、多线激光扫描测量仪、光学红外热成像系统以及光学红外损伤检测仪、微弱信号产生和测量系统、交直流电源测量及质量监测系统、热工测量及校准平台及各种常规电子仪器,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提供完善的设备保障。

47E3B

光学平台

772B2

陀螺仪平台

1C6A2

交直流电源测量及质量监测系统


7E9D

热工测量及校准平台


9019

微弱信号产生与测量平台

四、团队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积极响应“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本领、拓展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科研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沃土。

一是突出科研导向激励。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重点工程,通过承担国家项目,在实践中掌握领域知识与现状,鼓励学生明确远大目标,立志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奋斗者。

二是强化科研过程指导。通过团队内部的培训、组会、开题、中期、论文评审等标准过程,保证学生在学术研究方向上的得到充分培养。

三是建立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在各项项目中的软件、硬件、结构设计等团队内部分工合作,以及和采购、外协等外部交流等方式,培养研究生在工程中的科研合作能力。

团队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氛围。

2E091

五、团队毕业生就业情况

团队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锻炼,往往具备扎实的测控技术理论基础,丰富的软硬件开展经验。同时,通过参与各类国家级项目的研发,还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项目综合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近五年毕业学生中获评四川省优秀毕业生8人,在就业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几年毕业生就职单位包括华为、大疆、百度、阿里等知名企业,以及中电科10所、29所、30所、中航成飞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国家重点科研单位。

六、团队导师及招生专业介绍

程玉华(负责人):教授,博导

2534

招生专业: 博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0 电子信息

086100 交通运输

硕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从事电子测试技术、精密无损检测、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方面研究,为国家级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教育部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IEEE高级会员,IEEE TIM、Neurocomputing等国际著名期刊副主编。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等奖励。

陈凯:教授,博导


2F36

招生专业: 博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0 电子信息

086100 交通运输

硕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长期从事精密电子测试仪器、新型传感技术、复杂系统综合测试等领域的研究,已入选国家青年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为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五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等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出版校级规划教材两部,申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还获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会一等奖1项。长期扎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精密仪器设计”、“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等课程教学,多门课程学生评教成绩优秀。

殷春:教授,博导


44E0

招生专业: 博士: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

086100 交通运输

硕士: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5406 控制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四川省、重庆市科技专家库成员,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人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器损伤检测评估技术、先进光学扫描测量技术以及飞行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测试设备研制,省重大仪器专项(合作单位负责人)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美国专利5项。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常年担任十余个国际SCI期刊审稿人,多次获得SCI期刊杰出审稿贡献奖。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2015年IEEE-I2MTC大会(电子科大重要学术会议)唯一最佳论文奖、ScienceDirect数据库期刊年度TOP5优秀热点论文奖、ScienceDirect数据库评为年度期刊Top25优秀论文、以及美国机械年会评委会ASME大会最佳论文奖。

胡学海:副教授,硕导


37CD

招生专业: 硕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研究方向为微弱信号检测、智能仪器、数据融合,信号采集与处理、建模与控制,非线性寻优、人工智能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项目2项,参与3项,重大横向课题5项,科研经费1700百余万,获中航集团三等功。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 余篇,其中 SCI与EI收录13篇,ISTP收录2篇,核心收录5篇,发明专利5项。完成校级教研教改项目3项,参与完成校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2项,编写教材和专著4部,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压电与声光杂志审稿专家,四川省科技厅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信息系统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耿航:副教授,硕导


31B1

招生专业: 硕士: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086100 交通运输

博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曾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英国布鲁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围绕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信息捕获与融合的若干挑战性问题,进行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在非合作运动目标建模、多平台协同探测、多源信息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等;现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理事。在自动化学报、IEEE汇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授权美国/中国发明专利8项;担任SCI国际期刊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Dynamics and Intelligence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军科委领域基金等多项国家级项目。

王锂:高级工程师,硕导


2DA7

招生专业: 硕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主要在时域精密测量方向和微弱信号处理方向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信号的高精度调理和高分辨、高速采集与产生技术以及低信噪比信号识别和特征提取方法。主持“基础加强计划重点基础研究项目”课题1项,主研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近5年来,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主持结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主研结题国家级项目9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项;主持与主研项目总经费超5000万元;第一/通讯发表相关论文10篇,其中SCI论文3篇;获批发明专利7项。

黄承赓:讲师,硕导

4390

招生专业: 硕士: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085407 仪器仪表工程

085400 电子信息(非全日制)

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导向,着重以高端制造设备、大型工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故障诊断预测与健康管理和运维智能化为突破口,在工业大数据背景下整合统计学习、分布式机器学习、深度迁移学习、工业知识图谱等技术,并依托工业物联网平台开展装备集群故障特征自适应提取、早期故障及时预警、故障类型精确诊断、剩余寿命稳健预测、智慧运维合理规划等方面研究。近五年在国际权威期刊与会议合计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三篇ESI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SCI论文1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1172次,H/i10指数为16);授权了发明专利5项;获批了国自然青年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参研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多项课题;荣获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最佳学术论文奖与第四届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口头汇报奖。

七、咨询联系方式

陈凯 kaichen@ue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