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碳中和与环境能源新技术研究中心团队由董帆教授为主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现有正高级职称导师3名、副高级职称导师2名、在站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19名。团队具有交叉学科方向背景,涵盖环境化学、光电催化、气体传感、机器学习、电子信息等学科,不同学科方向相互启发,迸发新的科研火花。
二、导师介绍
董帆 (团队负责人)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大气环境化学、环境与能源催化、气体传感系统
邮箱:dongfan@uestc.edu.cn
个人简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青年人才,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金奖;获教育部、四川省和重庆市等省部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20余项。以通讯作者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Ener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CS Nano、ACS Catalysis、Research,Science Bulletin、Materials Toda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4.2万次,5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H-index为108;担任Environmental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副主编,ACS ES&T Engineering期刊Topic Editor。
孙艳娟 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环境与能源催化和气体传感材料
邮箱:sunyj@uestc.edu.cn
个人简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Appl. Catal. B: Environ.、Chem. Commun.、J. Hazard. Mater.、Energy Environ. Mater、ACS Appl. Mater.和Chin. J. Cata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3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12000余次,H index 为62。获得2016年和2017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2年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李解元 研究员、博导
研究方向:含氮污染物净化及资源化
邮箱:jieyli@uestc.edu.cn
个人简介:2020年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校百人”计划,现主要针对含氮污染物(NOx、NOx−、NH3等)低碳高效净化、高附加值转化及多污染物协同转化开展研究。在Nat. Commun.、 Angew. Chem.、PNAS、ES&T、ACS Catal.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引7300余次,H因子为47,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入选第九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担任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副主编(IF=6.8),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IF=7.1)青年编委。
隆昶 副研究员、硕导
研究方向:能源与环境应用中表界面物质结构演变及能量转移规律
邮箱:longch@uestc.edu.cn
个人简介:在Sci. Adv.、J. Am. Chem. Soc.、Nat. Commun.、Nano Res.、Adv. Mater.、Angew.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文章引用1700余次,H因子20。主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担任Chem、J. Am. Chem. Soc.、Energy & Environ. Sci.、Fundamental Research、Mater. Today. Energy等多个国际期刊独立审稿人,The Innovation青年编委。
三、团队科研平台和条件
团队具有一流的科研环境和设备、多套高分辨原位表征仪器及其他高级表征仪器20余套。
四、团队人才培养模式
夯实基础,天生其才: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启发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鼓励高年级学生将自身丰富的经验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博采众家之长:积极邀请各领域学术大师开展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领域内真正的关键难题,收获更多宝贵建议。
营造温暖学术环境:亦师亦友,打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带动学生热爱科研、热爱生活,营造轻松有爱的团队氛围。
五、团队学生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发表论文:团队学生近五年以电子科大第一单位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Angewandte Chemie、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Research、Science Bulletin、ACS Catalysis、ACS Nano、ACS Sensor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50余篇。
学术奖励:5名学生获清华大学钱易院士环境研究奖;多名学生获校硕士/博士国家奖学金;3名学生获高廷耀青年杰出博士生人才奖;3名学生分获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一等奖;省级优秀毕业生(研究生)2位,校研究生“学术青苗”奖1位、校研究生“学术新秀”奖1位。
六、硕博士招生专业
学术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型: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