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团队
发布时间:2024-04-29 点击数:

    (一)基本情况

团队长期从事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蒋亚东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30余名教师的规模,团队组成包括国家级人才5名,正高级职称教师16名,副高级职称教师13名。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自然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2009年入选国防创新团队,2014年获国家自然创新群体资助。建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是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在教学和科研方向上的重要支撑团队。

图1 光电探测与传感集成技术团队

(二)团队导师

博士生导师:蒋亚东、王军、太惠玲、吕坚、吴志明、谢光忠、徐建华、杜晓松、顾德恩、刘子骥、苏元捷、杨亚杰、黎威志、苟君、许向东

硕士生导师:王涛、赵嘉学、于贺、王洋、何少伟、周云、陈超、郑兴、阙隆成、袁柳、梁志清、龙吟、董翔、袁震、段再华、周泓希

兼职导师:邓中翰(院士)

导师详情可查阅电子科技大学研招网-导师风采:https://yjsjy.uestc.edu.cn/gmis/jcsjgl/dsfc

(三)研究方向

(1) 非制冷红外(太赫兹、宽光谱等)焦平面探测与成像技术;

(2) 电子聚合物微结构集成化学/生物传感器阵列及应用技术

(3) 多功能薄膜与集成传感器

(4) 有机电子材料与器件

(四)科研成果

团队在电子聚合物薄膜气湿敏传感器技术、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及辐射热探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

图2 团队获得的国家级奖励

图3 非制冷红色焦平面系列产品

图4 电子聚合物薄膜气体和湿度传感器系列产品

图5 团队近年来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封面

(五) 教学成果

团队长期深耕光电探测领域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一线,编著了十一五、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敏感材料与传感器》、国家视频公开课同名教材《物联天下,传感先行:传感器导论》。同时开展并承担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物联天下 传感先行:传感器导论》、四川省精品课程《传感技术》、以及四川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信息检测技术》。

图6 团队编著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系列著作

图7 团队开展并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

(六) 平台条件

本团队建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支撑的国内一流的科研平台,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A+学科、光学工程A-学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聚焦光电薄膜与集成器件、敏感电子学与传感器等领域,建有完整传感器设计仿真-微纳加工-测试表征-封装工艺平台,实验室面积超2000余平米,设备总资产上亿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设计、加工、检测研究平台,满足未来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战略需求,为国家科技创新和装备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图8 工艺技术平台

图9 加工测试平台

(七)人才培养

团队荣获电子科技大学优秀导学团队,已培养大批硕博研究生,获评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篇、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3人、博新计划4人、四川省优秀毕业生10余人、成电杰出研究生3人。多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学术青苗、唐立新奖学金等荣誉,并成为该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

图10 团队培养的优秀学生

(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

博士

080300光学工程 招生方向:02材料与器件

085400电子信息(不区分招生方向)

硕士

080300 光学工程 招生方向:01光电技术与应用,02光电信息及传感技术

       085400 电子信息 招生方向:01光电技术与应用,02光电信息及传感技术